新桂阳9月13日讯(记者曹诗灏 欧阳宇轩)连日来,太和镇湾塘村的千亩黄精经过了多年的“蛰伏期”,迎来丰收采挖的季节。当地通过群众发动、企业带动、市场推动,让中药材产业培植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又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。

走进太和镇湾塘村的黄精种植基地,村民们正挥舞着锄头、耙子,手脚麻利地把几年前种下的“宝贝疙瘩”——黄精从土中刨出,一块块色泽黄润、肉质肥大、根系发达的黄精被挖出来。据介绍,这批黄精已在土里生长超过4年,重的可以达到七八斤。村民们有条不紊地采摘、搬运、打包、装车,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郴州市佳源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谭知勇介绍道,“我们采用油茶跟黄精混种,因为油茶可以给黄精提供阴凉的地方, 黄精喜欢阴凉, 从而提高黄精的产量。我们今年亩产黄精(可以达到)一万到一万二千(斤)左右。”

黄精又名老虎姜、野生姜,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中药领域补中益气名药,其主要成分黄精皂苷与黄精多糖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,兼有抗菌、抗衰老的作用。2013年,在外打拼多年的湾塘村村民张海兵看中了这一产业,返乡创业,陆续流转了村里的山地,利用家乡独有的土壤、气候条件发展黄精种植。目前,村里的黄精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。

“我公司于2017年以来种植了1500亩黄精,今年大部分已满四年(及以上), 除了有黄精干片上市以外, 我公司还研发了黄精茶、 黄精酒、 黄精面条、 黄精速溶粉等产品。”郴州市佳源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兵说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湾塘村已形成了集黄精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,产值超过5000万元,并带动周边村民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,助力村民致富增收。

“以前是到外面打工, 现在听说在这里到家门口做事很好, 我就回来了, 回来做事待遇也是很好。”太和镇湾塘村村民蓝开智说。
据了解,目前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7.8万亩以上,以玉竹、黄精居多,从事中药材种植的经营主体153家,中药材加工企业(户)115户,中药材产品贸易企业12家。生产环节年产值预计达7.5亿元,可带动就业人员1万人以上,中药材种植已逐渐成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推进乡村振兴,促进农民增收,实现共同富裕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。

郴州市佳源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兵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通过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的模式 ,进一步扩大黄精种植规模 ,同时也会继续延伸黄精精深加工产业链条, 通过提升产业附加值, 实现壮大黄精产业目标。 ”
责编:方卉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好人之城丨警徽闪耀护民安 辅警紧急护送急症患者转危为安
社会治安百日攻坚集中行动 | 柏杨:扎根基层的“平安守护者”
我县2025年职工文体兴趣培训班(第二期)开班
鹿峰街道南塔社区获评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
我县开展《反间谍法》宣传日活动
技“舂”田中来 机播油菜助丰收——舂陵江镇开展秋冬种油菜培训暨机播技术实操活动
桂阳县桥市乡:青年反哺承孝意,干群同心润乡风
我县开展2025年消除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业务培训
下载APP
分享到